
绿皮火车,对90后而言,那是一个陌生的存在。然而,对于30岁及以上年纪的人来说,绿皮火车印象就深刻了,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,或欣喜或伤悲。当时,动车、高铁尚未问世,飞机可望不可及,小车也没有进入千万家庭,绿皮火车因为经济实惠容量大,成为人们长途出行的首选的交通工具。
当年,我在长沙上大学,每个学期雷打不动的两次往返,绿皮火车咣当咣当伴随我从郴州到长沙,再由长沙到郴州,如此反复三年时光。绿皮火车条件简陋,没有空调,速度也慢,像极了一个患有哮喘的老者。即便如此,能挤上火车,都算是一件幸事。坐地板上,趴座位下,挤厕所和过道里……那是常态,哪还能有什么非分的要求?
醴茶铁路是株洲境内唯一的区域铁路,1973年开通运营后,给沿途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,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。2015年7月1日起停运。经省市县多次呼吁,该线路今年6月30日恢复运营且延伸到了炎陵县。这一喜大普奔的消息一经发布,沿途群众欢喜异常!
在恢复运营近一个月的某天,炎陵的同学盛情邀请我前去聚会、避暑、摘黄桃,我不假思索地满口应允了。正好借这个机会,体验一下乘坐绿皮火车的感受,找回多年前的回忆。
双休日的上午,我与豪哥每人花上18元购得车票,于10点在株洲火车站候车室,跟随一大波人流,上了开往炎陵的K9036次火车。资料上显示,这趟火车9点18分从长沙开出,下午1点20分抵达炎陵。进入车箱才知道,这绿皮火车没有空调,一车箱有12个小电风扇,吊在车箱顶上,不知疲倦在转动着,因为酷热,风扇吹出的都成了热风。当时就晕菜了:这样的天气,坐着这样的火车,怎么得了?我不禁后悔当初的决定过于草率。车箱内人满为患。刚上车不久,火车运行时,把车窗打开,还能感觉有风带来凉意,但是一旦停下车来,就闷热难当了。乘客中有的用报纸或是书本放肆地扇动,有老人事先准备了蒲扇,在用力地摇着拍着。
我们坐在铺有绒布座垫的位置上,汗水从头、背往下流,那感觉像毛毛虫在身上爬。即便是运行中,窗外有风吹进车箱,都是扑面而来的热浪,让人出气不赢。此时室外温度已达到37度。那情形,是分分钟都无法再呆下去了的。车过醴陵,万般无奈之下,我只好给攸县的朋友打电话求助,请他在攸县火车站接了我们,再用汽车送到炎陵。如此这般,我与豪哥没能坚持到最后,成了这趟绿皮火车上的“逃兵”。
次日下午,我们每人花上80元,改乘从炎陵到株洲的班车,享受空调,美美地睡上一觉,睁开眼睛便是红旗广场的长途汽车站了。这次在绿皮火车上的生活体验,有与当初预期相差太远的失望,更多的是反思和感悟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随着在城市生活的时间愈长,越来越远离艰苦条件恶劣环境,长时间地呆在有冷暖空调的办公楼里,对异常气候的适应能力就越来越差。我想这才是怕热怕冷的根本原因。
有媒体报道说,已经有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关注了此事,正在撰写建议和提案,要求在这绿皮火车上安装冷暖空调,让乘客坐的舒适。真心地期盼,安装了空调的绿皮火车,票价不要让乘客望而却步。我满怀美好地期待着!
责编:周媛
初审:周媛 二审:唐?;?nbsp; 终审:易士强
下载APP
分享到